# Base:构建下一代以太坊二层网络Base是一个基于开源OP Stack构建的以太坊二层网络。它旨在为去中心化应用提供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环境,同时保持与以太坊主网的兼容性。## Base的主要优势1. 共享以太坊的安全性:Base利用以太坊的底层安全机制,并结合最佳实践,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2. 高性能低成本:Base提供完整的EVM兼容性,同时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致力于推动开发者生态的发展。3. 强大的生态支持:Base可以无缝集成多种产品和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同时,它能够服务于大量经过验证的用户,并访问巨额的加密资产。4. 开源理念:Base致力于实现去中心化、无需许可且对所有人开放的目标。其愿景是创建一个标准化、模块化、对rollup技术保持中立的超级链。## Base的发展初衷在过去,某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产品主要依赖传统Web2基础设施,而非基于智能合约构建。近年来,这一趋势逐渐改变,更多原生链上产品开始涌现,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活跃度和收入。未来,团队希望开发更多充分利用链上环境能力的产品。为了将更多用户引入加密经济,需要使去中心化应用更易于使用、更经济、更安全。Base的诞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开发者能更轻松地构建这些应用。## Base的核心原则1. 桥梁而非孤岛:Base旨在成为连接以太坊L1、其他L2以及其他公链生态系统的桥梁,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链上体验。2. 去中心化:尽管Base最初由中心化机构孵化,但其长期目标是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以保持加密经济的开放性和全球化特性。3. 开源精神:Base基于MIT许可的OP Stack构建,并鼓励全球开发者为其贡献、分叉和扩展,以推动加密经济的发展。4. 普惠性:Base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欢迎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打造强大的生态环境。## 项目进展- 2023年2月23日:推出Base测试网- 2023年2月24日:多个知名项目宣布加入Base生态共建- 2023年3月4日:在ETHDenver为基础设施开发者提供15,000美元赏金## 2023年路线图1. 启动至少一个故障证明器,通过验证器网络保护Base和某L2主网的安全。2. 推进Base和某L2主网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升级过程。3. 启动超级链的初始版本,实现多个rollup之间的交易排序和生态系统权益保护。4. 计划在2024年将Base和某L2主网推进到第2阶段Rollup,实现与以太坊相当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总结Base和某L2项目都基于OP Stack构建,旨在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构建更多的L2应用。它们的目标是围绕以太坊构建一个多链互操作、低手续费的超级链生态系统。## 思考当前Web3领域的竞争仍主要集中在公链层面,而以太坊无疑是公链之王。近年来,其他公链项目不再强调超越以太坊,而是转向如何围绕以太坊发展,助力其生态完善。这一趋势延伸到了L2领域的竞争,各大项目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增强护城河。Base的愿景是将更多用户引入加密经济,但其深层动机可能还是与利益相关。更多的流量和更原生的产品决定了在加密行业能获得多大的利益。与其他L2项目不同,Base目前没有发行原生代币来激励用户。尽管其母公司拥有大量经过验证的用户和资产,但只有一小部分可能会迁移到Base。Base构建在OP Stack上,目前只有两个主要项目。Base的目标不仅仅是构建一条L2,而是与某L2项目共同打造一条超级链,吸引更多开发者构建应用和L2,实现链间更高的互操作性和更低的交互成本。这一愿景类似于某跨链项目构建的中继链生态。Base强调不发行代币,但其长期目标是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传统上,项目通常通过发行治理代币来实现权力下放和社区自治。目前,监管是阻碍Base发币的最大因素,特别是考虑到其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需要遵循严格的监管规定。总的来说,Base面临着是否发币的两难选择。发币可能面临监管挑战,但能更好地吸引链上用户;不发币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只能依靠引导现有用户转移来提升TVL。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Base:构建以太坊生态的下一代L2网络
Base:构建下一代以太坊二层网络
Base是一个基于开源OP Stack构建的以太坊二层网络。它旨在为去中心化应用提供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环境,同时保持与以太坊主网的兼容性。
Base的主要优势
共享以太坊的安全性:Base利用以太坊的底层安全机制,并结合最佳实践,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高性能低成本:Base提供完整的EVM兼容性,同时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致力于推动开发者生态的发展。
强大的生态支持:Base可以无缝集成多种产品和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同时,它能够服务于大量经过验证的用户,并访问巨额的加密资产。
开源理念:Base致力于实现去中心化、无需许可且对所有人开放的目标。其愿景是创建一个标准化、模块化、对rollup技术保持中立的超级链。
Base的发展初衷
在过去,某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产品主要依赖传统Web2基础设施,而非基于智能合约构建。近年来,这一趋势逐渐改变,更多原生链上产品开始涌现,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活跃度和收入。
未来,团队希望开发更多充分利用链上环境能力的产品。为了将更多用户引入加密经济,需要使去中心化应用更易于使用、更经济、更安全。Base的诞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开发者能更轻松地构建这些应用。
Base的核心原则
桥梁而非孤岛:Base旨在成为连接以太坊L1、其他L2以及其他公链生态系统的桥梁,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链上体验。
去中心化:尽管Base最初由中心化机构孵化,但其长期目标是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以保持加密经济的开放性和全球化特性。
开源精神:Base基于MIT许可的OP Stack构建,并鼓励全球开发者为其贡献、分叉和扩展,以推动加密经济的发展。
普惠性:Base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欢迎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打造强大的生态环境。
项目进展
2023年路线图
启动至少一个故障证明器,通过验证器网络保护Base和某L2主网的安全。
推进Base和某L2主网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升级过程。
启动超级链的初始版本,实现多个rollup之间的交易排序和生态系统权益保护。
计划在2024年将Base和某L2主网推进到第2阶段Rollup,实现与以太坊相当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总结
Base和某L2项目都基于OP Stack构建,旨在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构建更多的L2应用。它们的目标是围绕以太坊构建一个多链互操作、低手续费的超级链生态系统。
思考
当前Web3领域的竞争仍主要集中在公链层面,而以太坊无疑是公链之王。近年来,其他公链项目不再强调超越以太坊,而是转向如何围绕以太坊发展,助力其生态完善。这一趋势延伸到了L2领域的竞争,各大项目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增强护城河。
Base的愿景是将更多用户引入加密经济,但其深层动机可能还是与利益相关。更多的流量和更原生的产品决定了在加密行业能获得多大的利益。与其他L2项目不同,Base目前没有发行原生代币来激励用户。尽管其母公司拥有大量经过验证的用户和资产,但只有一小部分可能会迁移到Base。
Base构建在OP Stack上,目前只有两个主要项目。Base的目标不仅仅是构建一条L2,而是与某L2项目共同打造一条超级链,吸引更多开发者构建应用和L2,实现链间更高的互操作性和更低的交互成本。这一愿景类似于某跨链项目构建的中继链生态。
Base强调不发行代币,但其长期目标是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传统上,项目通常通过发行治理代币来实现权力下放和社区自治。目前,监管是阻碍Base发币的最大因素,特别是考虑到其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需要遵循严格的监管规定。
总的来说,Base面临着是否发币的两难选择。发币可能面临监管挑战,但能更好地吸引链上用户;不发币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只能依靠引导现有用户转移来提升TVL。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