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kadot开发课程揭示Web3生态新机遇:PolkaVM成焦点

robot
摘要生成中

Solidity on Polkadot课程:探索开发者生态的未来

近期,我们联合举办了一门名为《Solidity on Polkadot》的课程,原本是想测试PolkaVM开发工具链的受欢迎程度。结果出乎意料,报名人数达到219人,作业完成率接近38%。这些数据不仅令人欣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次课程中意外发现了Polkadot中文开发者生态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分享我们对真实用户的观察、收到的反馈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会总结我们如何从这次全新课程中摸索出一条通向"生态建设"的路线图。

课程背景:不只是热点,更是探索真相

Polkadot正在进行2.0升级,核心目标是实现跨链统一、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者体验。PolkaVM作为一个兼容以太坊的执行环境,很可能成为Web2或EVM开发者接触Polkadot的首选入口。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在Web3世界中,技术叙事常常沦为表面装饰。真正愿意实践的人往往是少数。许多人对Polkadot的印象仍停留在"复杂""难懂""门槛高"的阶段,更不用说尝试编写合约或部署应用了。

我们开设这门课程,除了宣传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想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 开发者对新VM环境最关心什么?
  2. PolkaVM对他们来说是机遇还是障碍?
  3. 工具链能否支持真实项目开发,而不仅仅是演示?
  4.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哪个环节最容易让人放弃?

这门课程不是为专家准备的高深技术讲座,而是一次真实的开发者"全流程体验"实验。我们希望成为新手的引路人,陪伴他们完成第一轮学习,观察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四个意外发现

1. 学习者充满好奇心且愿意投入时间

我们原以为大多数人参与是为了奖励或证书,但事实并非如此。80%的参与者是90后,四分之一是在校学生,大多数人每天自发投入1-2小时学习。这种学习强度显然不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真的想尝试能否成功完成项目。

有人从头学到尾,就为了亲自部署一个合约;也有人表示:"至少我可以在简历上写上'成功在PolkaVM环境部署过DApp'。"简而言之,他们可能并不特别关心Polkadot的技术实力,只是需要一个友好的环境来验证自己是否适合进入Web3领域。

2. 丰富经验不等于容易上手,最大挑战是"转换思维模式"

许多参与者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甚至有EVM项目的实战经历,但进入Polkadot生态后,仍会被一些术语差异搞得困惑:PolkaVM是什么?AssetHub是链还是模块?为什么gas limit与以太坊不同?合约部署成功了,为什么前端调用不了?

他们的问题并非"看不懂代码",而是原有的认知模型突然失效,面对需要重新理解的大量概念,不少人直接产生了心理抵触。

我们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落差,至少让参与者意识到:PolkaVM的开发体验其实并不困难,只是一些称呼不同,操作也不一定复杂。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许多人放弃一个生态,往往不是因为不会编程,而是在第一眼看不懂文档时就退缩了。

这也提醒我们:开发文档不应该只是简单堆砌知识,还需要帮助用户完成认知转换。未来我们将在文档中增加PolkaVM与其他主流VM(如EVM)的关键差异对比,帮助更多人避免弯路,增加"原来如此"的顿悟时刻。

3. 课程参与者不仅是学习者,更是"隐形贡献者"

尽管大多数参与者是合约开发的新手,但他们勇于提问、乐于报告bug,也敢于测试技术边界。例如,有人指出Remix编译没问题,但链上部署失败;这些反馈直接推动我们向相关团队提交了多个工具链问题,促进了文档完善和bug修复。

我们的开发者关系团队作为经验丰富的人员,已经习惯性地绕过一些小坑,许多"错误预警"已经成为下意识行为。但新手不会。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这套判断系统,因此更容易遇到问题——这反而使课程成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问题收集器。对参与者而言,课程是一个缓冲区;对我们来说,这些"真实踩坑"经历是PolkaVM生态体验最直观的温度计。

4. 决定开发者是否"二次回访"的关键在于整体流程体验

许多人离开不是因为"学不会",而是因为"遇到错误,没人指导如何解决"。

相同的代码在不同环境中出现错误;Hardhat、Foundry、Remix在各种环境中表现不一致;文档找不到所需信息、错误信息不直接显示结果,这些都可能导致开发者一气之下放弃。

我们意识到:开发者体验(DevEx)不仅仅是"编码那一刻"的顺畅,而是从环境搭建、问题解决,到部署结果,甚至未来升级的整个过程是否流畅、可靠。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心态崩溃"。因此,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情绪与信任的设计问题"。

课程作为工具、用户和预期之间的桥梁

在生态早期阶段,我们认识到开发者课程的意义远不止于单向的"知识传授",也不指望一期课程就能培养出下一个Web3创业明星。相反,我们通过这次课程实现了三个有价值的成果:

  1. 链压力测试:例如,我们在课程中进行Uniswap V2合约迁移练习时,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实践,却意外发现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问题:gas误差、路径bug、Remix和Hardhat表现不一致等。这些问题对开发者来说是障碍,对我们而言则是"早期预警",越早发现越好。现在它们都已成为相关团队的问题清单,并得到了迅速解决。

  2. 用户画像与转化线索:有人关注架构设计,有人追求开发效率,还有人询问:"我常用的工具在PolkaVM上能否直接使用?"每个问题都反映了开发者的真实顾虑,也恰好揭示了PolkaVM"使用指南"需要补充的内容。

  3. 建立产品预期:我们的课程有点像一部多集广告,不靠空谈,而是现场展示PolkaVM的实际使用体验和价值。某些功能目前可能还不完善?没关系,有人在使用、有人愿意等待,这就是生态发展的积极信号。

过去常有人抱怨Polkadot缺乏用户——真的没有人用吗?一直以来,使用者主要是做基础设施和链的团队,而不是DApp开发者。现在随着PolkaVM的上线,合约开发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当然,犹豫在所难免:"这么新的VM,我敢成为第一批尝试者吗?""网络还在测试阶段,值得我投入时间吗?"但恰恰是因为新,才给小团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次课程中,我们将Uniswap V2迁移到PolkaVM上,引起了社区的广泛关注。这并非因为大家没见过Uniswap,而是第一次看到它能在Polkadot上运行。尽管已经过去多年,Polkadot仍然是一个高市值生态,拥有丰富的资助资源,持有DOT的大户也不在少数。与其在Layer2中激烈竞争,不如探索一片尚未被人"抢占"的蓝海?

我们正在筹划下一期课程内容,如果你有任何想了解的模块或项目实践,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DOT0.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Tokenomics Therapistvip
· 53分钟前
啧 完成率有点低的说
回复0
数据酒保vip
· 7小时前
唉 没几个干完作业的
回复0
钱包自毁专家vip
· 21小时前
完成率不到四成...下头
回复0
HodlOrRegretvip
· 07-28 22:01
怪不得通过率这么低
回复0
经典割韭机vip
· 07-28 21:59
又是割完就跑的项目方
回复0
Wallet_Detectivevip
· 07-28 21:47
完成率这么低啊 有点离谱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