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启动!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独特见解 + 参与互动推广,若同步参与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动,即可获得任意奖励资格!
💡 内容创作 + 空投参与 = 双重加分,大奖候选人就是你!
💰总奖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奖(1名):964 枚
🥈 二等奖(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奖(10名):每人 150 枚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不少于 300 字的原创文章
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个互动(点赞 / 评论 / 转发)
发布参与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动的截图,作为获奖资格凭证
同步转发至 X(推特)可增加获奖概率,标签:#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双倍奖励机会:参与第 286 期 Launchpool!
质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时发放
时间: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写作方向建议:
Yooldo
Web3社交未来:身份验证与隐私保护的平衡之道
探索 Web3 社交的未来:身份验证和隐私保护的平衡
在 2017 年,一群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预言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永远不会成功"。他们认为有三大不可能克服的挑战:用户获取与留存、个人信息处理以及广告模式。当时的观点是,现有科技巨头的规模经济优势使得新兴竞争者几乎不可能突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曾被视为"不可能"的障碍似乎正在被逐步突破。我们可能正处于社交媒体网络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将聚焦于如何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和密码学来解决用户身份问题这一关键挑战。
社交媒体的身份困境
现代社交平台面临着严重的机器人问题。虽然平台有责任维护言论自由,但当"用户"实际上是机器人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事实证明,机器人对公共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被指控干预选举到影响公众对重大事件的看法。
对于强调匿名性和隐私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来说,如何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时代convincingly证明账户的真实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采用传统的KYC流程,但这立即引发了隐私concerns。为什么用户要相信任何平台来保管他们的敏感数据,这些数据足以重构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轨迹?
因此,"用户身份"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在确认用户真实性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本文将探讨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基于生物识别的方法和基于社交担保的方法。
生物识别认证:以 Worldcoin 为例
在身份验证领域,Worldcoin 是一个备受关注也充满争议的项目。其方案直接而简单:通过视网膜扫描创建生物特征证明,证明用户是人类而非机器人,并据此颁发认证凭证。在隐私保护方面,Worldcoin 声称使用零知识证明技术来确保生物数据的安全存储。
Worldcoin 认为,随着AI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必要以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的方式区分人类与机器人。通过 Worldcoin 设备的视网膜扫描,用户可以获得一个类似"数字护照"的World ID,这可能成为未来参与加密货币全球基本收入和新型民主治理机制的基础。
在技术方案上,Worldcoin 强调其隐私优先的设计。例如,删除原始图像数据,仅保存虹膜哈希值,并使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不泄露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共享身份验证结果。虽然目前这些哈希值存储在中心化数据库中,但团队承诺未来将迁移到区块链上。
然而,尽管有这些保护承诺,Worldcoin 仍面临诸多争议。有报道称其运营凭证被盗,导致 World ID 在黑市上被出售。还存在公平性问题,有指控称该项目在测试阶段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近 50 万用户。事实上,肯尼亚作为 Worldcoin 最大的数据收集地之一,最近因安全、隐私和财务问题禁止了该项目的扫描活动。
除了项目本身的争议,对 Worldcoin 采用专用硬件进行生物识别的做法也存在更广泛的担忧。即使软件完全可靠,也无法保证硬件没有后门允许秘密收集用户的实际生物数据。对怀疑者而言,Worldcoin 所有的隐私保证似乎都难以令人信服。
基于社交担保的身份验证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社交担保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如果多个已验证的真实用户都能为某人作证,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也是真实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最大化"人类验证"的效果。
一些项目采用了类似的思路,利用社交图谱来验证身份。例如,某项目要求用户提交个人信息和押金,由已在系统中的用户作证,并通过挑战期。如果有人提出质疑,案件将提交去中心化仲裁。
其他项目如 BrightID 采用视频通话互相验证的方式,Idena 则设计了持续的验证码创建和解决游戏,Circles 则基于信任圈子。
这些基于社交验证的方案相比生物识别方法似乎不那么具有侵入性。某些做法,如 Idena 的验证码"检查点仪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匿名性,无需大量个人数据共享或依赖中心化的身份认证机构。
展望未来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新颖的人类身份验证机制变得愈发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普遍基本收入等激励措施的实施,更是未来社交网络治理的基础。
然而,从数据隐私到流程侵入性,再到验证有效性,这个过程涉及诸多权衡,被认为是加密领域的一大难题。正如以太坊创始人所指出的,似乎没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他建议可能需要采取混合路径:短期以生物识别为基础,长期过渡到更多基于社交图谱的方法。
未来,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流程透明度、代码开源和数据公开。只有真正做到用户无需盲目相信"无需信任的解决方案",我们才能创建一个符合加密货币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初衷的社交网络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