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抽象:从基础概念到行业应用的深度解析

链抽象:问题驱动的新框架

在接触"链抽象"概念时感到困惑是很正常的。这个看似重要、项目众多、融资丰厚的新概念,究竟有什么实际用途?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试图厘清这个问题。

要点概述:

  • 抽象旨在隐藏复杂性,Web3中的抽象层级通常高于Web2
  • 模块化降低了公链构建门槛,链抽象则涉及重构公链关系和改善用户/开发者体验
  • 跨链资产转移、跨链通信、互操作性和链抽象是一组以协调不同链上交易为核心的相关概念
  • 基于意图的链抽象方案成为流行架构,多个组件产品可能逐步拼凑出链抽象的最终形态
  • 目前对链抽象的讨论和建设仍过于关注基础设施,其作为真问题的确立需要链上活跃度、模块化进展和新用户/开发者的加入
  • 链抽象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需考虑对小型公链的影响及在非DeFi领域的应用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链抽象是什么样的问题?

链抽象是否为真问题?

不一定。问题的成立需要特定语境,就像询问古人对能源危机的看法一样不合时宜。

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观点认为,链抽象是模块化的延续。为理解这一观点,有必要先明确链抽象的定义。

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指从后台过程中分离出高级操作和概念,目的是通过隐藏复杂性来简化理解。例如,大多数Web2用户只需了解浏览器和ChatGPT的使用,无需知晓其内部运作。

同理:

  • 账户抽象:隐藏区块链账户的地址、私钥等信息,实现账户使用的无感知
  • 链抽象:隐藏各条链的共识机制、Gas费、原生代币等信息,实现链间操作的无感知

传统软件开发中,抽象和模块化密切相关。抽象定义了系统的层次和架构,模块化则是实现这种架构的方式。每个模块代表一个抽象级别,模块间的交互隐藏了内部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Web3环境下的模块化和抽象关系更为复杂。虽然模块化有助于解决单个公链内部的抽象问题,但多链格局下的用户/开发者体验抽象是模块化未能完全覆盖的领域。链抽象的提出包含了对公链关系的重新架构,以实现多链间的连接、整合和兼容。

链抽象作为真问题的迫切性与以下条件密切相关:

  • 链上活跃度:是否有更多dAPP带来更多用户链上活动
  • 模块化区块链进展:链上活动增加是否推动了更多rollup和应用链的构建
  • 新用户和开发者进入障碍:当前区块链环境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参与者的涌入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链抽象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链抽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在Web3内部的叙事层次也较高,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它呈现出包罗万象甚至模糊不清的特征。具体而言,它不是一种具体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指导思想。

类似地,比特币在经历多次减半、剧烈价格波动、ETF上市等事件后,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方案或资产类别,还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思想体系和行业象征,代表了一系列加密核心价值观,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引导行业创新和发展。

跨链、互操作性、链抽象有何区别和联系?

我们可以按从具体到抽象的光谱来理解这些概念。从形式上看,它们构成了一套以协调不同链上交易为核心的概念集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存在交叉和重叠。

跨链相关的应用和协议大致可分为两类:

  • 跨链资产转移:跨链桥、跨链AMM、跨链聚合器等
  • 跨链通信:Layerzero、Wormhole、Cosmos IBC等

资产转移也依赖于消息传递。跨链资产转移应用的消息传递层通常由一组链上智能合约和状态更新逻辑组成,将这种消息传递功能抽象为通用的、协议层的解决方案就是跨链通信协议。

跨链通信协议能处理更复杂的跨链操作,如治理、流动性挖矿、NFT交易、代币发行、游戏操作等。互操作性协议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涉及更深层次的数据处理、共识和验证,从区块链系统层面确保不同区块链间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两个概念常常相互关联,可根据语境互换使用。

链抽象的内涵包括了区块链的互操作性,但使用场景增加了用户和开发者体验改善的层面,这与当前周期兴起的意图叙事密切相关。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链抽象包含哪些具体问题?

如何实现链抽象?

不同项目对链抽象的理解和切入点各异,大致可分为两类:

  1. 古典派:从互操作性协议演化而来,更贴近开发者端抽象
  2. 意图派:结合新兴意图架构,更注重用户端抽象

古典派的历史可追溯至Cosmos和Polkadot。OP superchain和Polygon Agglayer作为后起之秀,目前专注于以太坊L2生态内的流动性聚合和互操作性。跨链通信协议出身的Layerzero、Wormhole和Axelar也在向更多链扩展,争取更多客户采用,以增强自身网络效应。

意图派包括致力于提供链抽象综合解决方案的Near、Particle Network等L1,以及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的组件类项目,目前以DeFi协议为主,代表有UniswapX、1inch和Across Protocol。

无论古典派还是意图派,安全快速的跨链和友好的交互都是设计核心,包括但不限于统一用户界面、dAPP无缝跨链、gas赞助和管理等。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为何要关注链抽象和意图的结合?

"基于意图的xx协议"层出不穷,本部分将探讨其作为流行产品架构的原因和潜力。

意图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存在数十年,并在人机对话中得到广泛研究。Web3领域的意图研究离不开Paradigm的著名论文。虽然类似设计理念在CoWSwap、1inch、Telegram Bot等产品中已有体现,但意图架构的核心是在这篇文章中正式提出的——用户只需指定期望结果,无需关心过程,复杂任务最好外包给第三方。这与链抽象关注的用户体验改善相契合,并提供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解决思路。

市场上关于链抽象的架构分类众多,较知名的有Frontier Research开发的CAKE框架(Chain Abstraction Key Elements)。该框架结合了意图架构,将构成链抽象的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划分为权限层、求解层和结算层。

具体而言:

  • 权限层:核心是账户抽象,作为dAPP的用户入口请求意图报价
  • 求解层:通常是链下第三方求解器层,用于满足用户意图
  • 结算层:用户批准交易后,调用预言机、跨链桥等方案确保交易执行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求解层的solvers是一群第三方链下实体,在不同协议中被称为solvers、resolvers、searchers、fillers、takers、relayers等。solvers通常需要质押资产作为保证金来获取竞争订单的资格。

用户使用意图产品的过程类似于填写限价订单。在跨链场景下,为快速满足用户意图,solvers通常会先垫付资金,并在结算时收取一定风险费用(类似短期贷款,贷款期限=区块链状态同步时间,利息=服务费)。

以Near为代表的综合类意图解决方案希望将权限层、求解层和结算层组合成统一的基础设施产品,目前处于概念验证早期,难以直接评估其效用。

而以跨链DeFi协议为代表的组件类意图解决方案相较传统跨链模式(如Lock & Mint、Burn & Mint)已显现出明显优势。作为Across Protocol旗舰产品,Across Bridge基于意图的架构使其在EVM生态的跨链桥中拥有一流的速度、低廉价格和收费能力,在小额跨链场景中优势尤为突出。

从路线图看,Across Protocol将在第三阶段推出跨链意图结算层。Uniswap Labs和Across Protocol共同提出的ERC-7683试图通过标准化意图表达降低solver进入门槛,并构建solver通用网络。众多组件类产品可能以拼图形式逐步接近链抽象的最终形态。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我们对链抽象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哪些问题?

基础设施本位带来了什么问题?

作为互操作性协议龙头,Layerzero累计融资2.9亿美元,Wormhole融资2.25亿美元,巨额估值和低流通量使其代币成为本周期备受批评的VC币代表,挫伤了市场对链抽象赛道的信心。

链抽象项目各自提出技术方案和代币标准,在缺少外部增量的市场环境中,难免被批评为空中楼阁。Layerzero空投前后的数据落差也让市场对"跨链通信"的真实需求产生怀疑。

在ERC-7683的讨论中,面对功能过于微小、不够通用、支持生态不足等质疑,开发者们对ERC标准本身的职责展开了讨论。极简ERC支持者认为工具级别的标准已足够解决当前问题,可与现有标准结合,采用阻力也相对较小。

考虑到意图架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针对应用,"通用的、全栈的、兼容的"协议标准有时会变得"过于笼统而无意义""过于庞大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为解决碎片化问题而生的链抽象协议自身交出的却是碎片化的解决方案。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关于链抽象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对新公链/长尾公链而言,链抽象增加了其留住TVL的难度,这会对链抽象的采用造成什么影响?
  • Variant的研究指出,UniswapX可能导致长尾代币倾向AMM,主流代币更多通过链下solver填充的新局面。这是否代表DEX的未来发展趋势?全球流动性层上是否会叠加一个全球solver层?
  • 除DeFi协议外,基于意图的其他产品架构可能呈现什么形式?
  • 链抽象会成为模块化之后的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Beggarvip
· 07-20 21:08
要抽象 真得抽象 gm~
回复0
跑路预言家vip
· 07-18 07:59
跑路的天下第一
回复0
GasFeeLadyvip
· 07-18 01:47
仍在等待gas降低到25 gwei以下……更好的交易抽象来得越快越好,真是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CryptoNomicsvip
· 07-18 01:45
*唉* 又是一个对链抽象的过于简化的看法。纳什均衡的影响本身就值得写一篇47页的论文,真是无语。
查看原文回复0
ConsensusDissentervip
· 07-18 01:44
炒概念的又来了
回复0
元宇宙包租婆vip
· 07-18 01:41
绕了一圈 说白了就是跨链呗
回复0
ForkThisDAOvip
· 07-18 01:39
玩链抽象的老弟都躺平挣钱了 啥时候到我
回复0
Anon32942vip
· 07-18 01:32
这不就是给韭菜洗脑的么
回复0
午夜卖币人vip
· 07-18 01:25
好难懂 还不如抄底牛市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