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大突破!稳定币缴保费、秒收理赔,RWA 打造链上保单新时代

2025 年,稳定币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全球总市值突破 2,500 亿美元,链上年度转帐额高达 36.3 兆美元。随着香港于 8 月 1 日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保险业也迎来数位化转型新篇章。最新试点显示,未来投保人将可用稳定币支付保费、接收理赔,甚至将保单资产代币化(RWA),实现跨境支付秒到帐、低成本结算,彻底改变保险业游戏规则。

监管先行:香港稳定币条例上路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强调,数位资产是全球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香港必须提前布局,确保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新法规,稳定币发行商必须持有足额储备,确保用户可在一个工作天内赎回,且价值需与法定货币等值。监管机构将有权随时巡查,确保市场安全与透明。

全球首单:稳定币进入香港保险业

8 月 15 日,香港举行「保险业数位化交易平台生态建设启动会」,并发布全球首单稳定币在保险业的应用。

试点计划将基于稳定币技术,实现保单跨境支付、理赔结算全流程数位化。未来,客户可直接用稳定币缴纳保费,避免传统跨国支付 6%–14% 的高额手续费与数天的等待时间——稳定币转帐成本不到 1 美元,2 分钟即可到帐,手续费降低 80%–90%。

理赔与资产代币化(RWA)全面升级

除了保费支付,保险公司还可用稳定币直接向客户支付理赔款,实现快速结算。

更具颠覆性的是,保险资产将透过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技术转化为链上可交易资产。这意味着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再是「沉睡资产」,投保人可灵活提取资金,而不必提前退保承担损失。

RWA 的引入,将保险业从「保单发行 → 资产代币化 → 稳定币流通」构建成一个完整的链上金融闭环。

跨境金融与 Web3 的融合前景

香港金管局已透露,首批稳定币应用将优先用于跨境贸易与 Web3 领域。未来,数位港元(e-HKD)或其他合规稳定币,有望成为购买保险、支付保费与理赔的主流方式。

专家认为,这不仅将提升跨境保单的支付效率与透明度,也将推动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加密友善城市,吸引更多国际保险与金融机构落户。

结语

稳定币在香港保险业的落地,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从保费支付、理赔结算到保单资产代币化,这场变革将大幅降低成本、缩短结算时间,并为保险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与创新空间。

随着监管框架逐步完善,未来用稳定币缴保费、用数位港元买保险,将不再是想像,而是香港金融新常态。

RWA-2.75%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