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重大政策转向:合规稳定币可列为企业现金等价物,Circle、Tether迎利好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8月5日发布突破性会计指引,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美元稳定币被视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等价物”。该政策要求稳定币具备100%现金/短期国债支持、严格1:1锚定及保证赎回权,明确排除算法稳定币与生息代币。此举扫除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关键障碍,与特朗普7月签署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形成监管合力,为Circle、Tether等发行方开辟清晰合规路径。本文将解析政策细节及其对加密资产财务处理的影响。

政策核心:三大铁律定义合规稳定币 根据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推动的监管现代化方案,获得“现金等价物”资格的稳定币必须满足:

  1. 100%储备支持:底层资产仅限现金或短期美国国债
  2. 绝对价格稳定:严格维持1:1美元锚定,波动率趋近于零
  3. 即时赎回保障:持有者享有法律保障的美元赎回权 该政策明确将算法稳定币(如UST崩溃模型)、生息型代币(如质押收益型稳定币)及非美元锚定资产排除在外,确保其风险特征与传统现金等价物(如货币基金)一致。

监管破冰:企业财务处理与机构入场曙光 此次政策转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 消除会计障碍:解决企业持有稳定币的财务归类难题,提升财报透明度
  • 打通传统金融:为银行、对冲基金等传统机构配置稳定币扫清合规疑虑
  • 监管协同落地:与《天才法案》形成配套(该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公开审计并满足准备金要求),确立稳定币“非证券、非商品”的独立金融工具地位 Circle(USDC发行方)与Tether(USDT发行方)成最大受益者,其合规产品获得明确会计处理依据。

风险与展望:临时指引下的未解难题 尽管政策利好明显,SEC强调当前指引具临时性,后续将通过“加密计划”(Project Crypto)推进完整规则制定。遗留风险包括:

  • 复杂模型监管空白:多币种抵押、混合型稳定币等创新模型尚未覆盖
  • 赎回风险隐忧:极端挤兑场景下的兑付能力仍存疑问
  • 透明度缺口:部分发行方储备资产明细披露不足
  • 非法使用监管:稳定币在洗钱场景的应用需进一步约束

结语: SEC将合规稳定币纳入现金等价物范畴,标志着美国加密监管范式发生实质性转变。该政策不仅重构企业加密货币财务处理标准,更释放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入场的关键信号。随着《天才法案》与SEC指引形成监管组合拳,Circle、Tether等合规发行商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算法稳定币与复杂模型的监管真空、以及赎回机制透明度问题,仍是悬而未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者需关注后续“加密计划”细则,政策红利与监管风险将重塑稳定币市场格局。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