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廣場十強內容達人評選
決戰時刻到!距離【2025年中社區盛典】廣場達人評選只剩 1 天,你喜愛的達人,就差你這一票衝進 C 位!在廣場發帖、點讚、評論就能攢助力值,幫 Ta 上榜的同時,你自己還能抽大獎!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 等你抱走!
詳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曬出 Alpha 積分&收益
Alpha 積分黨集合!帶話題曬出你的 Alpha 積分圖、空投中獎圖,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幣盲盒,積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攢分祕籍 / 兌換經驗,中獎率直線上升!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鏈上挖礦曬收益
礦工集結!帶話題曬出你的 Gate ETH 鏈上挖礦收益圖,瓜分 $400 曬圖獎池,收益榜第一獨享 $200!誰才是真 ETH 礦王?開曬見分曉!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
DePIN雙重增長曲線: 從硬件到數據服務構建去中心化價值網路
DePIN: 雙重增長曲線構建去中心化價值網路
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DePIN)正在實現物理世界與Web3的大規模交互,逐步顛覆傳統基礎設施運營模式。DePIN通過傳感器、無線網路、計算資源和AI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利用加密經濟激勵推動衆包開發。分析大多數DePIN項目可以發現,其商業模式包含一個重要特點:以硬件收入作爲第一增長曲線,在此基礎上疊加數據服務變現,形成第二增長曲線。這是DePIN能引領當前週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展示了DePIN類項目如何在構建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過程中創造巨大財富效應,最終形成規模化的去中心價值網路。
1. 構建去中心化的萬物互聯世界
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DePIN)被定義爲"利用加密經濟協議部署現實世界的物理基礎設施和硬件網路"。這個概念預示了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應用場景:我們身邊常見的基礎設施,包括通信基站、充電樁、光伏發電板、廣告牌,以及互聯網運行背後的數據存儲和計算設備,將不再由中心化實體控制,而是被分割成同樣大小的單元,掌握在個人或礦工手中。同類物理基礎設施都是高度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形成地毯式覆蓋。
通過去中心化方式,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利用可實現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同時增強系統安全性和韌性。從能源生產到數據處理,各類設施都具備向去中心化模式轉型的潛力。DePIN所涉及的相關產業,現有市場規模總和已超過5萬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DePIN領域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3.5萬億美元。
1.1 DePIN 賽道劃分
DePIN賽道涵蓋六個子領域:計算、AI、無線通信、傳感器、能源和服務。從供應鏈角度拆解DePIN,可劃分爲:
上遊:硬件制造商和作爲"礦工"的供給側用戶。
中遊:項目平台、負責數據驗證和代幣結算的區塊鏈,和服務於DePIN的鏈上二層協議;以及用於開發和管理DePIN網路的模塊化服務組件、SDK工具包、API接口等。
下遊:對接需求側的dApp應用和界面。
除了IoTeX和曾經的Helium,大多數DePIN項目很少能包圓全部業務環節。它們通常選擇Solana或IoTeX作爲代幣經濟的結算層。AI和雲計算項目則更側重於鏈上結算和項目平台開發管理,底層硬件設備通過中間件調度閒置電子設備,如手機或搭載高性能消費級GPU的計算機。
1.2 DePIN 行業發展概況
根據數據,目前已上線的DePIN項目數量達1215個,總市值約430億美元。其中,已發幣並在Coingecko DePIN子版塊上線的項目市值總和超250億美元。
去年10月這個數字還只有50億美元,不到一年翻了5倍,可見DePIN行業增長迅猛。這表明市場對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的需求和認可不斷提升。隨着更多項目上線和應用場景擴展,DePIN行業有望成爲區塊鏈技術與現實世界應用結合的重要領域。
2. DePIN業務邏輯帶來的啓示
DePIN的雛形可追溯到上輪週期的物聯網+區塊鏈(IoT+Blockchain)概念。FIL和Storj等項目通過加密經濟模式,將中心化存儲轉型爲去中心化運行模式,並在Web3生態中得到實際應用,如鏈上NFT存儲和DApps的前後端資源存儲。
物聯網+區塊鏈僅體現了去中心化("De")特性,而DePIN則更強調物理基礎設施的搭建和規模化的互聯網路。DePIN中的"PI"代表物理基礎設施(Physical Infrastructure),"N"代表網路(Network),即在DePIN硬件達到一定覆蓋規模後所形成的價值網路。
典型如Helium,成立於2013年,2018年才確定利用區塊鏈作爲去中心化部署物聯網的激勵手段。Helium幾乎滿足了DePIN所有要素:節點經濟、礦工模式、價值網路、衆包激勵,是DeWi(去中心化無線通信)領域頭部項目。去年底,Helium Mobile與T-Mobile合作推出20美元通信套餐服務,面向傳統用戶。當用戶使用Helium網路進行數據傳輸時,不僅能獲得代幣獎勵,還能享受可靠通信服務。同時,Helium也幫助T-Mobile解決了美國偏遠地區的信號覆蓋問題,形成三方共贏局面。其終端承接的大量傳統用戶有推動DePIN破圈的勢頭,有望加速區塊鏈技術和Web3網路的大規模採用。
Helium和FIL都屬於DePIN範疇,但Helium更強調硬件,能通過硬件收入支撐第二曲線的數據服務增長,構建出獨立生態,同時收獲Alpha和Beta收益。盡管Helium去年曾涉及虛假宣傳,並面臨編程語言冷門導致開發難等問題,但年底的一系列動作又令Helium的第二曲線增長再度開啓。作爲率先跑出來的最具規模DePIN項目,無疑帶來了對DePIN生態的一些啓發。
3. DePIN的爆發式增長基於雙重曲線理論
"第二曲線"是管理和創新理論中的概念,最初由管理學者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提出。它指當一個組織、產品或業務達到傳統增長曲線頂峯時,需引入新的創新或變革,以啓動新的增長曲線,避免停滯或衰退。
從成功的DePIN項目經驗可看出,DePIN的業務邏輯天然指向以硬件售賣作爲項目發展的第一曲線,數據價值網路變現疊加在第一曲線之上,作爲發展的第二曲線的指導思想。
產品研發、運營能力是確保第一曲線增長的關鍵;啓動第二曲線增長則需具備兩種能力,先是去中心化系統的組織能力,再是對需求側的服務能力。
對應到DePIN生態,就需項目方在具有組織好承接規模化數據傳輸硬件網路能力的前提下,首先保證數據價值網路良好運行,需求側才能順利接入,最終提供高質量、標準化的數據服務。完成雙曲線的業務二重增長,形成項目生態內的正向循環。
3.1 硬件價值是創造價值的第一曲線
在第一個增長曲線上,業務會經歷初期快速增長,然後逐漸達到頂峯。DePIN項目第一曲線的增長動力源於銷售硬件產生的收入和盈利。
傳統基礎設施,尤其在數據存儲和通訊服務等領域,其中心化服務商或實體的業務邏輯是線性化的:業務早期需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在設施完善後再向終端用戶(C端)提供服務。因此,開發此類業務往往需要巨頭企業參與,以在業務運轉初期承擔高昂成本,包括硬件購買、土地租賃、部署以及維護人員僱傭等各環節。傳統物聯網運營模式造就了數據作爲生產要素以獨立且線性方式進行傳遞,且各生態完全獨立的數據價值鏈。
而DePIN項目拆分中心化的供給側並做成衆包形式,完成硬件網路的建立。
因此,第一步對中心化基礎設施的拆解是實現DePIN項目第一曲線增長的關鍵。
DePIN項目方首先要努力推廣自己,傳播自身敘事,並通過一系列運營手段,包括預售"礦機"、購買送空投等吸引供給側用戶參與;把投資巨大的基建成本轉移至供給側用戶承擔,實現低成本的輕量化啓動。供給側用戶也以持有硬件的形式成爲項目方的"股東",懷着對未來挖礦掙錢的預期幫助項目方部署硬件網路。
區別於傳統中心化設備提供商,DePIN設備的更新和維護是由項目方和礦工共同完成的,即設備提供商只負責設備的更新研發和售賣,更新和維護則由供給側用戶完成。在合力維護和建設硬件網路的過程中,與項目方、中間件的互動強化了礦工(供給側用戶)的社區認同感,和對DePIN項目的認同感。
如果一個DePIN項目方能非常絲滑地跑通敘事營銷、礦機銷售、社區運營這幾個環節;那麼,屬於項目方自己的第一增長曲線要素就都已集齊,最終形成網路覆蓋規模增加-代幣激勵增加-吸引更多礦工加入的第一曲線。
截至目前活躍節點數數據,Hivemapper、Helium和Natix位列前三,均已在全世界部署了超過10萬個節點。
其中Hivemapper、Helium、Natix和Nodle的節點部署均已超過10萬個,其中Helium和Hivemapper的業務表現非常亮眼:
Helium:
Hivemapper:
在涉及硬件收入方面,也有其他項目另闢蹊徑取得不錯增長。例如,Jambo以手機爲賣點,在非洲市場取得出色銷售成績。OORT在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方面擁有技術壁壘,通過創新模式實現顯著硬件銷售收入。Ordz Game作爲GameFi賽道項目,巧妙融合DePIN元素拉到一波熱度。這些項目通過各自創新模式和技術優勢,成功實現硬件收入突破,並探索出各行業融合DePIN的新玩法。
Ja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