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區塊鏈企業的挑戰與機遇:行業發展新趨勢解析

疫情中的區塊鏈企業:危機、機遇與行業趨勢展望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塊鏈企業造成的主要影響集中在短期,中長期影響有限。超八成企業認爲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工作進度拖延、固定成本開支較大、與合作機構開展業務受阻等方面。區塊鏈企業應對疫情的主要方式包括:開展"分布式辦公"、改變營銷模式和服務提供方式、研發新產品推出抗疫應用等。目前區塊鏈抗疫應用規模尚不突出,與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相比佔比較低,僅爲9%。受疫情影響,超六成區塊鏈企業對短期發展戰略做出調整,22%對長期戰略進行調整。疫情下,區塊鏈行業在公共預警系統、物資溯源、輿情監控和身分信息登記等領域湧現新機會。

目錄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對象界定
二、疫情對區塊鏈企業影響幾何?
三、面對疫情,區塊鏈企業如何轉"危"爲"機"? 四、疫情之下,區塊鏈行業醞釀着哪些新機會?
五、疫情洗禮後,區塊鏈產業走向如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對象界定

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不同程度衝擊。區塊鏈企業業務開展具有線上化、互聯網化特徵,相比餐飲、旅遊等線下行業,所受損失相對較小,但某些業務環節也難免受到波及。部分企業面臨線下業務受阻、項目延遲、資金壓力等挑戰。

與此同時,機遇也在困難中醞釀。疫情防控中,區塊鏈企業快速響應,推出相關應用助力公共防疫,彰顯了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一場關於區塊鏈技術在公共領域應用的全民討論呼之欲出。

2019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得到中央高度重視。政策和市場雙重推動下,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步伐加速。區塊鏈行業已進入3.0階段,專注"區塊鏈+"的企業將引領產業潮流。

爲了解這些企業在疫情中的應對和行動,把握可能的發展機遇,零壹智庫聯合相關機構發起線上調研,收集了超30家區塊鏈企業的信息(其中23家參與線上問卷)。這些企業主要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涉及供應鏈管理、電子存證、數字身份、電子政務、溯源等多個領域。本報告基於調研結果形成,希望與讀者一起見證和參與區塊鏈行業發展。

二、疫情對區塊鏈企業影響幾何?

(一)短期內產生負面影響,中長期影響有限

調研顯示,近七成企業表示業務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已採取應對措施;超兩成表示未受影響;8.7%遭受較大負面衝擊。

綜合企業訪談結果,疫情對區塊鏈企業的衝擊主要集中於短期,中長期影響有限,主要原因有三:

  1. 核心業務受影響較小。區塊鏈企業以線上經營爲主,技術研發等核心業務可照常運轉。部分企業習慣"分布式辦公",能靈活應對。

  2. 疫情刺激更多應用場景。疫情凸顯區塊鏈在降低成本、加強隱私保護和提升效率等方面的潛力,會刺激更多應用。疫情推動線上業務發展,區塊鏈能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3. 長期向好的政策紅利。"1024"講話爲行業注入"強心劑"。2020年區塊鏈成爲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焦點。央行發布《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爲行業提供規範,相關應用有望提速。

(二)影響集中於工作進度拖延、固定成本開支較大等方面

超八成企業認爲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於:

  • 工作進度拖延
  • 固定成本開支較大
  • 與合作機構開展業務受阻

疫情期間,線下業務交流、推進受阻,項目招標、洽談等難以如期進行,業務推廣計劃被打斷。與客戶的溝通效率降低,業務推進緩慢。付款流程也被延長。

許多區塊鏈企業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資金流有限,固定成本開支較大。在復工推遲、業務受阻的情況下,工資、社保、稅費、租金等剛性支出造成資金壓力。

區塊鏈技術應用主要是與傳統產業融合。傳統企業受疫情衝擊,核心訴求是完成防控、保障生產,對新興技術需求降低,進而影響區塊鏈行業。

三、面對疫情,區塊鏈企業如何轉"危"爲"機"?

調研顯示,改變辦公方式、營銷模式、客戶服務模式以及研發新產品、開拓新業務模式是區塊鏈企業應對疫情的主要方式。

(一)開展"分布式辦公""雲復工",保證業務進度

疫情期間,區塊鏈企業開始"分布式辦公""雲復工",通過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等形式高效溝通,力求員工在居家隔離狀態下保持正常工作。部分企業安排專門團隊關注員工健康和工作狀態。

"分布式辦公"雖能在很大程度保證業務正常進行,但仍存在協同效率低、不易監督等問題。遠程溝通容易導致信息不對稱、工作進展緩慢,整體工作效率降低。

(二)改變營銷模式和服務提供方式

商業合作遭受很大影響,項目線下溝通、推廣受到直接衝擊。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和服務提供方式成爲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目前,大部分企業通過線上化途徑提供服務,採用郵件、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與客戶對接。在營銷模式上,一些企業改變"廣撒網"的模式,開始聚焦成熟產品和關鍵客戶,提高成單率,提升主打產品競爭力。

(三)研發新產品,推出抗疫應用

區塊鏈企業開展技術抗疫,推出相關抗疫應用。疫情期間,區塊鏈抗疫應用主要集中在疫情數據監測、金融、慈善、醫療等領域。

但相比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區塊鏈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不搶眼。據不完全統計,在信息技術抗疫應用數量佔比中,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位列前三,區塊鏈應用佔比僅爲9%。

在23家受訪企業中,12家開展了區塊鏈抗疫應用,其中66.67%基於原先業務改造,25%爲臨時開發,僅8.33%基於原有業務。這說明區塊鏈在公共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應用不足,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從應用效果和落地規模看,僅25%實現大規模應用,其餘尚未大規模應用或處於內測階段。造成這一落差的原因包括:

  1. 區塊鏈行業發展尚處早期。距離區塊鏈得到"正名"僅數月時間,應用落地多處於早期,難以在疫情中有突出規模效果。

  2. 區塊鏈技術本身尚不成熟。其安全性、可擴展性和穩定性有待提高。行業對技術理解存在局限,落地推進難以帶來明顯增益。

  3. 區塊鏈應用需多方配合。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協作是關鍵。目前多個產業領域的信息化基礎仍不成熟,適合大規模落地的領域不多。

  4. 風險防範應用研發缺乏政策引導。我國區塊鏈應用研發更偏重效率,與風險防範相關的應用研發存在較大缺位。

  5. 應用落地成本高。雖得到中央支持,但將區塊鏈與具體場景結合、推動落地的成本仍很高。缺少買單人的情況下,中小型企業面臨成本壓力。

四、疫情之下,區塊鏈行業醞釀着哪些新機會?

疫情防控暴露出公共突發事件應對中的諸多問題,尤其是信息流通共享不暢、信息不對稱和信任問題。這些問題亟需區塊鏈這樣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的技術解決。

調研顯示,超八成企業認爲,疫情爲區塊鏈帶來的業務機遇主要在:

  • 公共預警系統(86.96%)
  • 物資溯源(65.22%)
  • 輿情監控(65.22%)
  • 身分信息登記(52.17%)
  • 金融服務(39.13%)

在這些應用中,區塊鏈主要發揮數據上鏈、可信背書的作用。

  1. 公共預警系統:及時快速掌控疫情動態

疫情暴露了當前國家疫情預警系統存在的問題,包括信息上報效率低、信息孤島普遍、數據缺失等。區塊鏈在打通數據孤島、實現信息共享、提升傳達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廣泛關注。一些企業已推出相關應用,如新大陸和迅雷的"疫情防控數據管控區塊鏈系統"、鏈飛科技的"區塊鏈疫情監測平台"等。

  1. 物資溯源:從源頭開始的全鏈條跟進追蹤

疫情期間,慈善物資與資金分配不到位、醫療物資假貨等問題凸顯。區塊鏈可建立物資溯源系統,實現全流程信息透明共享、高效傳遞,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傳輸安全性。一些企業已推出相關應用,如支付寶、螞蟻區塊鏈、CityDo的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台,趣鏈科技和雄安集團的慈善捐贈溯源平台"善蹤"等。

  1. 輿情監控:構建真實可信的輿情監控系統

疫情中虛假消息頻現,對防控和民衆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目前的輿情監測系統難以對信息真實性進行有效溯源和驗證。利用區塊鏈的可溯源、難以篡改和多節點輔助驗證等特點,可打造可信且有約束力的輿情監管體系,實現對輿情信息的準確追蹤,提高研判的科學性和預見性。

  1. 身分信息登記:基於區塊鏈的可信身分信息管理

疫情期間,確診患者和密切接觸者信息公開、社區和辦公樓進出登記等需求突出,暴露出信息泄露、填報錯誤、"走後門"等問題。基於區塊鏈的可信身分管理系統可追蹤人員活動軌跡,實現準確定位,同時利用分布式身分標識和零知識證明技術保證數據安全。

五、疫情洗禮後,區塊鏈產業走向如何?

展望2020年,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被普遍看好:

(一)疫情加快社會數字化建設進程,區塊鏈賦能產業將加速

疫情推動政府、企業更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升級,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更受重視。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在數字化建設中將更注重公共風險管控、治理方面的技術應用和設施。區塊鏈作爲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2020年有望在金融、供應鏈、政務等多個垂直領域規模化落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Uncle Whalevip
· 19小時前
区块链老玩家 在线做梦
回復0
绿蜡烛收集家vip
· 19小時前
远程办公都快成区块链标配了 hhh
回復0
StealthDeployervip
· 19小時前
行吧 躺平才是正解!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