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lon第二階段質押突破12億美元 再質押項目主導生態發展

Babylon第二階段質押吸引超12億美元資金,再質押項目成爲主力軍

昨日,比特幣質押協議Babylon完成了第二階段(Cap-2)的質押活動。盡管本次質押僅持續10個區塊,但仍吸引了近2.3萬枚BTC參與。相比第一階段,本次質押在社區討論熱度和鏈上手續費方面明顯平靜許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異?哪些主體仍在積極參與BTC質押?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探討再質押生態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Babylon Cap-2吸引資金超12億美元,是誰還在瘋狂質押BTC?

Cap-2階段質押平靜的原因

回顧Babylon第一階段(Cap-1)質押,用戶爲了參與質押,將比特幣網路交易手續費推高至1000聰/字節以上,交易成本超過本金的4%。最終在3個多小時內達到1000個BTC的質押上限,參與地址約1.27萬個。

相比之下,Cap-2階段的鏈上活動要平靜得多。雖然總質押量達22891枚BTC,參與地址爲1.257萬個,但期間網路交易手續費平均最高僅維持在30聰/字節。造成這種差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質押規則變化

Cap-2質押採用了"限時不限量"的機制,去除了質押上限,質押期限爲10個區塊。同時,單筆質押上限從0.05BTC提升到500BTC。這些變化緩解了用戶的FOMO情緒,也更適合機構和再質押項目的需求。

2. 質押積分被稀釋

在Cap-1中,每個區塊產生3125點積分,按質押比例分配。而Cap-2每個區塊產生10000點積分,但總質押量大幅增加,導致單位質押量獲得的積分被嚴重稀釋,影響了用戶參與熱情。

3. 質押主體轉向機構和項目方

Cap-2質押中,主流再質押項目所佔比例接近90%,原生質押者比例可能已不足10%。Babylon質押的主戰場已經屬於機構和再質押項目,它們通過專業的托管商和交易確認服務進行質押,降低了普通用戶直接參與的必要性。

主要再質押協議的表現

統計顯示,目前主流的7個Babylon再質押協議在Cap-2中的質押份額約爲90%。其中,Lombard表現最爲突出,共質押7166枚BTC,佔Cap-2總量的31.66%。值得注意的是,Lombard在Cap-1中因手續費過高而未參與質押。目前,Lombard平台的質押率(質押進Babylon的BTC與用戶存入平台BTC之間的比率)超過88%。

此外,Solv、Chakra和pSTAKE等平台的質押率均達到100%,顯示出再質押協議在Babylon生態中的重要地位。

再質押協議的發展與風險

Babylon原本旨在提供一種無需信任和自我托管的質押方案,使用戶能夠安全地質押BTC並獲得獎勵。然而,再質押協議的興起似乎與這一初衷存在一定矛盾。

從用戶角度看,選擇再質押協議可以獲得雙重收益(平台和Babylon的積分獎勵),並享受便利的質押服務。但這也意味着用戶需要將BTC存入第三方平台,放棄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自我托管。

再質押協議目前普遍採用托管方案,這引發了一些安全隱患。例如,此前Bedrock遭受攻擊造成約200萬美元損失的事件,就讓用戶對再質押協議的安全性產生擔憂。如果用戶的質押本金面臨安全威脅,那麼所獲得的積分獎勵也將失去意義。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這一理念一直是比特幣社區的核心價值觀。Babylon試圖在不違背這一原則的前提下釋放BTC的潛力。然而,如果生態內再質押協議的安全性得不到重視和提升,或者原生質押比例持續走低,Babylon可能會面臨與其初衷相悖的風險。

隨着Babylon生態的不斷發展,如何在便利性、收益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爲項目方和參與者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FUDwatchervip
· 5小時前
咋又涨这么猛
回復0
TokenSleuthvip
· 5小時前
干净利落 我喜欢
回復0
liquiditea_sippervip
· 5小時前
大牛都慌慌进场了啊
回復0
梗王NFTvip
· 5小時前
还说大饼不行?这不都在底部悄悄囤着了
回復0
梭哈一姐vip
· 5小時前
抄底玩家又来晚了捏
回復0
老韭当家vip
· 5小時前
头铁梭哈全仓!
回復0
Meme币操盘手vip
· 5小時前
刚刚在巴比伦 cap-2 上部署了分析算法……较低的记忆速度,但更高的战略阿尔法,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