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中東行攜手 AI 科技巨頭打造 AI 聯盟、簽署投資大單,借力使力不費力

隨著人工智慧成為全球地緣戰略與科技競爭的核心領域,美國總統川普於 5 月中旬展開中東三國行,陸續與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聯酋簽署總額逾兆美元的經濟與軍事協議。此行不僅聚焦傳統外交與軍售,更攜手包括輝達(NVIDIA)、超微(AMD)、Open AI、特斯拉等美國科技巨頭,推動大規模 AI 產業投資,展現出美國意圖主導中東 AI 發展的新戰略佈局。

與此同時,川普也宣布放寬部分 AI 晶片出口限制,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儘管此舉可望強化美國與中東組成全新的 AI 科技聯盟,卻也伴隨著 AI 晶片技術可能外流至中國、軍事應用擴散等潛在風險,使華府內部對川普新的 AI 政策產生劇烈分歧。

根據日本媒體 ANN 分析,川普此行可視為一種巧妙的「科技外交」操作,透過引領美企對中東 AI 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不僅提升美國影響力,亦試圖削弱中東國家對中國的依賴,從而在無須大量動用國家資金的情況下,重塑中東地緣政治的親美格局。以下為綜合整理報導。

美國與中東簽署鉅額投資與軍售協議

2025 年 5 月 13 日起,美國總統川普展開對中東三國的訪問,首站抵達沙烏地阿拉伯,並隨即簽署一系列重大的經濟與投資協議。

科技巨頭隨行出訪,AI 成合作重點

川普此次訪問有家美國科技巨頭隨行,包括 NVIDIA、特斯拉、Google、甲骨文、Salesforce、AMD 與 Uber 等,宣布總額達 800 億美元的科技投資,明確展現對沙烏地阿拉伯人工智慧產業的支持。

根據美國媒體 Politico 報導,最受矚目為美國科技龍頭 NVIDIA 宣布計畫在沙烏地阿拉伯設立「未來人工智慧工廠」,該計畫將與沙國政府附屬基金合作。此外,AMD 也宣佈與沙國新成立的 AI 公司 Humane 建立策略合作關係。

美國與卡達與阿聯酋簽署重大協議

川普政府此次中東行也促成與卡達和阿聯酋的重大協議。美國與卡達達成總值 2,435 億美元的協議,內容涵蓋飛機採購與能源合作,卡達航空將向波音公司訂購多達 210 架飛機。15 日,川普亦宣布與阿聯酋簽訂總值 2,000 億美元的協議。

川普撤銷拜登晶片出口限制、調整為各別協商政策

川普於 5 月 13 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當天,美國政府宣佈將撤銷部分拜登政府針對尖端 AI 晶片的出口限制。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美方打算停止統一實施出口管制,轉向與各國「各別協商」,調整拜登政府於 2025 年初實施的晶片出口分類制度,當時全球出口管制國家被分成三組。

第一組:包括日本、韓國與台灣等 19 個國家,幾乎不受出口限制。

第二組: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印度與巴西等 120 個國家,採配額管制。

第三組:包括中國、俄羅斯、北韓與伊朗等 24 國,實施全面禁止出口。

美國內部對中東 AI 晶片出口存疑慮

儘管政策放寬,但美國政府內部對 AI 晶片出口至中東的安全風險仍有疑慮。據彭博社 5 月 16 日報導,一些官員憂心這些晶片最終可能流向中國,助長其軍事與科技能力。這種疑慮來自於中國主要通訊設備商華為近年積極投入 AI 晶片開發。美國商務部已明確指出,任何經確認使用華為AI 晶片的行為,無論發生在哪個國家,都將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

美中科技大戰的戰略調整

美中科技衝突自川普 1.0 時期便已展開。2018 年 8 月,川普簽署「國防授權法案」,以國安為由限制與中國企業的貿易,同年12月,華為執行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引渡回美受審,令中美關係急速惡化。美國此後持續加強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禁止華為取得 AI 關鍵零件與軟體。

2025 年 4 月 27 日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華為已開始測試自製 AI 晶片 Ascend 910D,效能將超越輝達旗艦產品 H100 ,同時,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開發自身 AI 技術,鼓勵企業採購中國產 AI 晶片。

當前針對美國對中東出口尖端 AI 晶片的安全疑慮,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外流風險、AI 晶片可能轉手流向中國

美國部分官員擔心,中東國家獲得先進 AI 晶片可能經由第三方或合作企業,最終轉手進入中國市場。儘管美國對中國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但如果這些晶片經過轉售、技術授權、或是透過混合企業合資的方式流向中國,將可能削弱美國對中國科技崛起的遏制策略。

軍事應用擴散風險

先進 AI 晶片(如 NVIDIA H100、A100)擁有極高的運算能力,可應用於軍事自動化、無人機、戰場模擬、武器系統最佳化與監控技術等領域。美國有些政府官員擔心,這些晶片若被沙烏地阿拉伯或阿聯酋等國用於發展軍用 AI ,可能擴大軍備競爭,甚至最終讓中東為中國或其盟友提供技術支援。

當前美國對中東 AI 晶片出口的安全疑慮,不僅在於技術可能轉手流向中國,更牽涉到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與中國科技企業,特別是華為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在中東地區,中資企業已深耕雲端與 5G 基礎建設,若美國高階晶片流入與中國技術共構的數據中心,恐讓中東無意間淪為美中科技競爭的「中繼站」。

這些隱憂突顯美中在 AI 技術、全球供應鏈與軍事應用等多層面正展開深度角力,而中東成為這場AI 科技博弈的新戰場。正因如此,美國政府內部對川普政府放寬對中東晶片出口的政策爭議不斷。

此外,日本媒體分析指出,川普中東行展現了獨特的「科技金援外交」策略,透過引領美國科技企業大舉投資,而非直接動用國家資金,巧妙拉攏中東盟友,同時對中國形成圍堵壓力,堪稱一場不動用公帑的外交施力。

這篇文章 川普中東行攜手 AI 科技巨頭打造 AI 聯盟、簽署投資大單,借力使力不費力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