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緩和,風險資產飆漲:從特朗普操盤史看市場未來

撰文:Luke,火星財經

2025年5月12日,全球市場迎來轉機。中國商務部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暫停對美國商品的部分加徵關稅90天,保留10%的基礎稅率,同時取消4月2日以來的非關稅反制措施。美國承諾在5月14日前調整對華關稅,暫停部分稅率,保留10%基準關稅,並撤銷4月初的額外關稅。消息一出,風險資產集體沸騰:美股期貨大幅漲,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近期高點,加密貨幣市場掀起熱潮。

這一幕並非意外,而是特朗普自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的又一精準操作。宛如一位老練的操盤手,特朗普用關稅、談判和政策調整導演了一場全球經濟大戲。他的每一步都精心計算,既挑動市場神經,又爲美國爭取最大利益。關稅戰暫告段落,市場熱潮背後隱藏着什麼?特朗普的操盤歷史如何指引未來?本文將梳理其2025年政策脈絡,剖析經濟與市場影響,並推演後市發展。

操盤開局:試探與布局(2025年1月20日–2月底)

1月20日:《美國優先》備忘錄拉開序幕

就職當天,特朗普籤署《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重申保護主義立場。備忘錄未直接加徵關稅,而是宣布審查貿易逆差和不公平貿易行爲,爲後續政策鋪路。這一謹慎開局既安撫市場,又向貿易夥伴發出警告。

特朗普意在掌握主動,避免過早衝突。美元指數漲1.2%,反映市場對美國貿易強勢的預期。全球股市保持平穩,投資者靜待下文。

1月31日:北美與中國的關稅突襲

1月底,特朗普祭出重拳,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理由是貿易逆差和邊境移民問題。他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爲可能的“經濟緊急狀態”埋下伏筆。墨西哥和加拿大強烈抗議,威脅報復。

此舉旨在迫使鄰國在移民和貿易上妥協。美國零售和汽車供應鏈相關股票下跌1.5%,墨西哥比索和加拿大元分別下挫3%和2%。中國以10%對等關稅回應,保持克制。政策雖施壓成功,但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USMCA)蒙上陰影。

2月13日:“對等關稅”理念登場

2月中旬,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計劃,欲將美國關稅稅率與貿易夥伴對等,以削減2024年高達8138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政策未立即實施,但明確針對歐盟和日本。

意在通過威脅促成談判。歐元跌至兩年低點1.03,美國制造業股票漲2%。經濟學家警告,關稅可能推高進口成本,埋下通脹隱患。

操盤高潮:關稅風暴(2025年3月–4月)

3月4日:關稅威脅的反復博弈

3月初,特朗普展現操盤手的狡黠。他先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關稅,數小時後以移民談判進展爲由撤回聲明,但當晚又重申威脅。市場猝不及防,標普500指數期貨盤中下跌1.8%。

通過政策反復施壓鄰國談判。恐慌指數VIX飆升至25,北美出口商忙於對沖貨幣風險,美國零售商警告消費品價格漲。此舉雖加速談判,但動搖了投資者信心。

4月2日:“解放日”關稅全面開戰

4月2日,特朗普掀起高潮。他籤署第14257號行政令,宣布自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對歐盟、日本、印度等34個經濟體加徵20%至49%的額外關稅。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高達54%,包括34%的對等關稅和20%的芬太尼相關附加稅。第14259號(4月8日)和第14266號(4月9日)行政令進一步加碼對中國特定商品的限制。

意在縮小貿易逆差、提振制造業。全球市場暴跌,納斯達克期貨重挫4%。中國以84%關稅反擊,美國進口價格4月環比漲2.1%,通脹預期升溫。政策雖展現強硬姿態,但引發滯脹擔憂。

4月9日:靈活調整與對華加碼

面對市場動蕩,特朗普迅速變招。4月9日,他暫停對75個未報復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稅率降至10%。但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飆升至145%(125%對等+20%芬太尼相關)。4月11日,智能手機和芯片等電子產品獲豁免,緩解消費市場壓力。

展現靈活性,爭取盟友支持,同時孤立中國。全球股市反彈,MSCI世界指數漲2.5%。中國出口股下跌5%,美國科技企業因豁免松了一口氣。中美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

操盤轉折:日內瓦緩和(2025年5月)

5月12日:關稅戰暫告段落

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達成協議。中國暫停對美國商品的部分加徵關稅90天,保留10%稅率,取消4月2日以來的非關稅反制措施。美國承諾在5月14日前暫停部分對華關稅,保留10%稅率,撤銷4月8日和4月9日的額外關稅。這一妥協爲談判爭取時間。

特朗普借緩和穩定市場,爲後續談判鋪路。美股期貨和國債收益率走高,風險資產普遍漲。協議緩解了全面貿易戰風險,但10%的關稅仍將推高成本,未來談判充滿不確定性。

操盤手的帳本:得失幾何?

特朗普的政策如同一場高風險交易,目標明確但結果復雜:

貿易逆差:關稅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移民和貿易上讓步,但2024年1月至11月的8138億美元貿易逆差未顯著改善。中國經濟的韌性限制了效果。

制造業:2025年第一季度工廠訂單增長1.8%,但供應鏈中斷和高成本抵消收益。部分企業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削弱“回流”目標。

市場波動:政策不確定性推高波動性,2025年第一季度VIX均值達20,高於2024年第四季度的15。投機者獲利,長期投資者信心受挫。

美元強勢:美元指數漲5%,增強出口競爭力,但新興市場貨幣承壓,如墨西哥比索下跌16%。

關稅緩和下的美國經濟:機遇與挑戰

5月12日的關稅協議爲美國經濟帶來喘息。雙方保留的10%關稅將繼續推高進口成本,2025年4月CPI同比漲3.8%,服裝和電子產品價格可能進一步攀升。消費市場疲軟,2月零售銷售僅增長0.2%,中低收入家庭因生活成本上升4%而減少開支。對華大豆出口同比下降20%,農業承壓。

然而,協議也帶來機遇。供應鏈壓力減輕,科技巨頭如蘋果有望穩定第二季度盈利,提振市場信心。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2.1%,若談判持續推進,供應鏈優化和生產回流可能支撐3%的潛在增長。但若關稅長期存在, Fitch Ratings警告,2026年GDP可能減少0.5%,重現歷史保護主義的陰影。

長期看,特朗普的操盤邏輯傾向於通過短期壓力換取長期收益。若中美談判突破,貿易平衡改善可能抵消通脹風險;若僵局持續,滯脹風險將加劇,經濟增長可能跌至1.5%。

聯準會的困局:降息何時?

聯準會在特朗普的政策波動中如履薄冰。2024年9月以來,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三次至4.25%–4.5%。但關稅引發的通脹壓力迫使聯準會謹慎。2025年1月30日,鮑威爾宣布暫停降息,點陣圖預測2025年核心PCE通脹達2.8%。

市場預計,聯準會將在2025年6月維持利率不變,觀察關稅影響。若夏季CPI突破4%,降息可能推遲至2026年,增加經濟“硬著陸”風險(概率60%)。但若消費和就業惡化——2月零售增長僅0.2%,失業率升至3.9%——聯準會可能在2025年9月降息25個基點,刺激增長。

特朗普的操盤風格可能進一步復雜化聯準會決策。若他轉向國內刺激政策(如減稅),通脹壓力將加劇,迫使聯準會延長高利率週期;若貿易談判成功,通脹緩和可能爲降息打開窗口。

風險資產與加密市場:熱潮與隱憂

關稅緩和點燃了風險資產熱潮。美股、商品和加密貨幣齊漲,市場情緒高漲。加密市場尤爲活躍,原因包括:

通脹對沖:關稅推高物價,投資者將加密資產視爲抗通脹工具,類似黃金(4月價格達2700美元/盎司)。

科技聯動:電子產品關稅豁免提振科技股,間接推高區塊鏈項目熱度。

投機驅動:特朗普的政策波動刺激交易,4月加密交易所交易量激增15%。

短期看,加密市場將延續熱潮,受益於風險偏好回升。但長期走勢取決於宏觀環境。若聯準會推遲降息,國債收益率攀升,風險資產可能回調,加密市場可能出現20%的調整。若美元走弱或特朗普推出加密友好政策(如監管寬松),市場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迎來新一輪漲,部分資產價格翻倍。

特朗普的操盤歷史提示,市場波動將是常態。他的政策反復可能繼續推高投機情緒,但也增加了回調風險。投資者需警惕全球經濟放緩的潛在衝擊。

操盤手的下一步:後市推演

特朗普的2025年如同一場多維棋局。他用關稅施壓對手,用緩和穩定市場,始終保持主動。從其操盤邏輯看,未來可能出現以下情景:

談判深化:特朗普可能利用關稅緩和的窗口,推動中美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換取中國在技術轉讓和市場準入上的讓步。這將提振美國經濟和市場,但需警惕中國報復性措施。

政策轉向:若貿易談判受阻,特朗普可能轉向國內刺激,如大規模基建或減稅,以提振選民支持。這將推高赤字和通脹,迫使聯準會收緊政策,風險資產承壓。

意外加碼: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意味着,他可能在關鍵時刻重啓關稅或推出新政策,引發市場劇震。這種“黑天鵝”需投資者高度警惕。

無論哪種情景,特朗普的操盤都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短期內,關稅緩和將支撐風險資產熱潮;長期看,通脹與增長的平衡將決定市場命運。

結尾:操盤手的棋局未完

特朗普以操盤手的姿態重塑了2025年的全球經濟格局。關稅戰的緩和不過是棋局的中場休息,10%的關稅底線預示着博弈仍在繼續。美國經濟在通脹與增長的拉鋸戰中前行,聯準會的利率抉擇懸而未決,加密市場在熱潮與風險間搖擺。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是繼續揮舞關稅大棒,還是轉向新的交易?全球市場屏息以待,而答案,或許早已在他手中。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