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不看盈利只盯虧損?95後Steven Dux用學費玩出交易傳奇
交易員人物故事02:Steven Dux
19歲用學費入市,單周狂賺1700萬美金
今天要分享的主角,是交易圈當之無愧的超級新星——Steven Dux(杜克斯)。這位95後華裔交易員的傳奇故事,你或許早有耳聞。2022年,他曾在一天內通過做空股票DWAC爆賺超600萬美金,那一周的總盈利更是高達1700萬美金。
他並非出身華爾街精英圈層,故事的起點只是一個19歲的國際學生。揣着僅有的2.5萬美金學費踏入市場,初衷不過是想幫家裏減輕負擔。誰也沒想到,6個月後他已實現穩定盈利,第一年帳戶便從2.7萬美金飆升至90萬,第二年更是突破270萬美金。如今,他已是經市場驗證的頂級短線交易員,專注小市值股票交易,擅長結合心理學與統計學分析,紀律性堪稱極致。
以下是採訪精華,帶你揭祕他的交易哲學與核心方法:
Q:你是如何開啓交易之路的?甚至敢用學費當本金?
A:19歲大一那年,家裏經濟壓力很大,父母離異。作爲持F1籤證的國際學生,校外工作受限,校內時薪僅6-7美金,實在杯水車薪。
我看到交易有“小資金博取高回報”的潛力,哪怕1000%甚至10000%的收益,雖然風險極高,但值得一試。
於是用攢下的2.5萬美金學費入場了。說來幸運,第一筆交易就賺了1萬美金,但隨後幾周就虧掉50%,算是交了“市場學費”。
Q:從虧損到穩定盈利只用了6個月?祕訣是什麼?
A:我認爲最快的學習方式是研究別人的錯誤。別人踩過的坑,我未來很可能也會遇到。所以我從不看別人炫耀盈利,只盯着他們的虧損交易和失敗案例鑽研。
比如分析Gurtaani、Investors Underground等知名交易者的虧損單,搞懂他們錯在哪裏,是錯誤加倉,還是誤判了抵抗位。
再結合交易心理學,理解對手盤爲何犯錯,和統計學,驗證模式有效性,三者結合,讓我快速摸到了盈利的門道。
Q:你的核心策略是什麼?聽說主要做空小盤股?
A:沒錯,我專注做空,也就是高位賣出、低位買回賺差價,核心是“統計學驅動”:
- 模式分類:按市值(<3億美金)、流通盤大小、漲幅(偏好100%-170%)、成交量等嚴格給股票分類,只交易特定模式,比如今年最擅長“首個下跌日”模式。
- 識別“零售極限”:計算當天成交量×均價,當金額達到散戶能推動的極限閾值時,意味着股票很可能見頂,正是理想的做空點,這招非常獨特。
- 警惕“虛假阻力”:很多人把歷史高成交量區當阻力位,但如果那個區域實際流通盤很小,比如只有300萬股,所謂的“5000萬阻力”就是假象,股票極易突破。這一點幫我避開了很多陷阱。
- 黑名單:生物科技股。統計顯示我一交易這類股票就虧,果斷排除。
Q:交易頻率和倉位管理如何?聽說你倉位很重?
A:頻率極低。市場不好時,可能一周都不交易;行情好的時候,每週也只做1-4次,從不參與日內雜波,只做A+級模式。
倉位管理是生命線:
- 勝率決定倉位大小:70%-90%高勝率的模式,我敢上重倉,曾單筆頭寸達1700萬美金。
- 入場/出場:簡單直接。一個價位進,一個價位出,極少分批操作,避免復雜化。
- 規模控制:單只股票倉位不超過其流通量的1%,確保能順利出場;大倉位會拆成幾筆小單入場。
Q:一天賺600萬美金是什麼感覺?錢對你來說還有意義嗎?
A:說實話,我更關注“完善系統”。我的目標是捕捉到每個追蹤模式理論上的最高點或最低點,讓系統發揮出85%以上的潛力,但目前只做到30%-37%,還遠遠不夠。
交易對我而言,更像一場需要不斷優化的“遊戲”。錢很重要,但不是首要驅動力。
Q:如何避免過度交易?新手必看。
A:我也犯過傻。我的黃金法則是:精確定義你的高勝率模式,計算它的平均單筆盈利、每年出現的頻率,算出這個模式一年能帶來的預期總利潤。
每天早上,先看看這個“年度預期利潤”的數字,它會提醒你,只要堅持做對的事,就能穩穩賺到這些錢,有效抑制亂交易賺小錢的衝動。
Q:日常生活是怎樣的?交易之外做什麼?
A:每天早上5:30(西海岸時間)起牀掃描股票,如果到11:30(美東時間下午2:30)前沒出現符合標準的交易機會,就徹底停手,絕不盯盤。
剩下的時間,瘋狂打遊戲。我曾是《星際爭霸2》的頂尖高手,打到過世界賽64強。電競訓練出的反應速度,比如快速借股平倉,心理博弈能力,預判對手策略,和抗壓能力,對交易幫助極大。
Q:未來有什麼更大的目標?聽說你想做對沖基金?
A:是的,對沖基金是下一個“遊戲關卡”。等市場環境恢復到2021年那樣的狀態,我看到了管理更大資金、衝擊年收益2億美金的潛力。
雖然用別人的錢(投資者資金)交易,規則會不同,收費模式(管理費+業績分成)也可能不如現在自在,但這會是全新的挑戰和體驗。
本質上還是爲了“完善系統”,只是規模升級了。另外,以後也能跟人說“我曾是對沖基金經理”,聽起來也挺酷的。
Steven Dux的故事,寫滿了逆襲、智慧與極致的紀律。他用親身經歷證明:交易從不是賭博,而是一門需要深度研究、反人性思考與強大執行力的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他那句“研究錯誤”的心得,或許正是所有交易者最該銘記的成長密碼。
#加密市场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