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浏览器崛起 第三次浏览器战争来临

robot
摘要生成中

AI浏览器:第三次浏览器战争

浏览器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入口,其发展历程一直与技术革新和商业格局变迁紧密相连。从Netscape到IE,再到Firefox和Chrome,每一次浏览器之争都反映了当时的平台控制权与技术范式变革。如今,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崛起,浏览器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变革。

浏览器的角色重塑

尽管AI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浏览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通用平台。它不仅是读取数据的入口,更是输入数据和与网站交互的关键渠道。浏览器存储着用户的行为指纹、身份凭证等敏感信息,在自动化过程中可实现无需信任的调用。

未来的交互模式很可能演变为:用户 → 调用AI Agent → 浏览器。AI Agent虽然强大,但在执行复杂页面交互、调用本地数据、控制网页元素时,仍需借助浏览器的信任边界和功能沙盒。浏览器正从人类界面,转变为Agent的系统调用平台。

交互形式的变革

AI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方式。研究显示,近63%的Google搜索属于"零点击"行为,用户习惯直接从搜索结果页获取信息。然而,在信息密度承载和复杂交互方面,网页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真正可能引发浏览器变革的是数据交互层面。用户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复杂任务,这些Agentic Tasks正逐步被AI Agent接管。未来的浏览器必须为全自动化设计,在同一页面上既服务于用户,又服务于代理模型。

新兴项目分析

Browser Use

Browser Use构建了一个语义识别架构,将传统DOM重新解码为"语义DOM",让Agent无需视觉识别就能精准操作网页。这种"结构化文本→函数调用"的方法比视觉OCR或坐标定位更快、更省token、更少错误。

Arc (The Browser Company)

Arc团队预测网页不再是主要交互界面,但这一判断低估了浏览器在信息呈现与个性化体验中的作用。真正能撼动Chrome的,不是"下一个Chrome",而是对浏览器渲染模式的根本性重塑。

Perplexity

Perplexity以AI搜索引擎起家,正在构建原生浏览器Comet。它计划将AI答案引擎深度嵌入浏览器底层,用带引用的简洁答案取代传统搜索结果。但仍需解决高搜索成本和低利润率等问题。

Brave

Brave基于隐私和浏览赚取代币的模式吸引用户,但这一特性难以颠覆现有巨头。其AI助手Leo更类似外挂插件,尚无全面转向AI Agent的明确战略。

Donut

Donut瞄准"探索-决策-加密原生执行"的一体化能力,结合加密原生的自动化执行路径。这反映了从SEO到AEO(Agent Engine Optimization)的转变趋势。

给创业者的建议

  1. 接口结构标准化:设计可被AI Agent调用的产品结构。

  2. 身份与通行:成为AI代理越过信任障壁的中间层。

  3. 流量机制再理解:从SEO转向AEO/ATF(Agentic Task Fulfilment)。

创业者应将产品重新构想为API组件,不仅让智能体能"读懂"它,更能"调用"它。未来的竞争不是争取搜索引擎青睐,而是被AI Agent嵌入任务链中。要为新一代的"指令流"建立桥梁,成为智能体信任链中的关键环节。

AGENT-3.8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RamenDeFiSurvivorvip
· 07-24 15:52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冲啊!!
回复0
SocialFiQueenvip
· 07-23 20:24
无语 又是AI
回复0
SerumSurfervip
· 07-22 11:01
不会是AI想要统治世界第一步吧...
回复0
AirdropHunter9000vip
· 07-22 11:00
又来蹭热度了
回复0
TokenVelocityvip
· 07-22 10:59
又来搞大新闻啦
回复0
Liquidity_Witchvip
· 07-22 10:59
变来变去 还不是浏览器
回复0
staking_grampsvip
· 07-22 10:54
卷到连上网也卷了???
回复0
PoolJumpervip
· 07-22 10:37
没啥革新 都是换皮罢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